口中異味反映臟腑問題
口中出現異味,在戴口罩的日子更見明顯,如伴隨口臭,口罩下自己聞到異味也不好受;除下口罩時給別人嗅到自己口中的異味亦十分尷尬。
在中醫學說,常見口苦、口酸、口苦、口甘、口鹹、口臭、口淡,均是代表哪個臟腑對我們發出警訊。
1.酸入肝經
當口中自覺有酸味,但無酸水吐出,多為肝火過剩,常常伴有胸悶脇肋痛,噁心等症狀。
2.苦入心經
當口中出現「苦」味時,多為心火過剩,並與肝膽有關。常伴有頭痛、眩暈等症狀。
3.甘入脾經
當口中出現「甜」味時,多見脾胃濕熱,可伴有疲勞、納差、口渴不欲飲等症狀。
4.鹹入腎經
當口中出現「鹹」味時,多見腎虛,常伴有腰酸膝軟、頭昏耳鳴等症。
5.口臭
口中出氣穢臭,大多數不自覺,多見於胃火炙盛,腸胃積食,伴有噯腐吞酸、腹脹、尿黃、便臭等。
6.口淡
口中味覺減退,嚐不出食物的味道,多見於脾胃虛弱者,常伴有神疲氣短、納差、便溏等等
我們可以簡單通過以上方法簡單的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。
撰文:註冊中醫師施彤欣